与原曾都相比,新曾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原曾都区的19%为原曾都区的39%;其中农业人口40.83万,占总人口的63%;城镇人口23.6万,占总人口的37%4个办事处,城南新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154个村,48个居委会新曾都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31.39亿元,为原曾都区的64%;农业总产值20.51亿元,为原曾都区的26%;规模工业总产值77.8亿元,为原曾都区的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亿元,为原曾都区的46%;外贸出口额1.35亿元,为原曾都区的82%;地方财政收入45183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129万元,分别为原曾都区的85%和87%新曾都综合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中位次由原来的第7位下降至第18位,在全省占绝对优势的8项指标,全面出现下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分别由原曾都区的第3位,第32位,第3位和第1位降至第12位,第40位,第6位和第6位为原曾都区的27%;其中水田22191公顷,为原曾都区的27%;拥有劳动力20.71万人为原曾都区的25%;其中小麦总产量7.14万吨,中稻总产量17.59万吨,棉花总产量2661吨,油料总产量5361吨,蔬菜总产量26.64万吨,食用菌总产量0.16万吨,分别为原曾都区的26%,26%,2.2%,20%,35%和5.9%;牛出栏20.5万头,羊出栏5.64万头,家禽出笼504万只,分别为原曾都区的36%,22%和39%;肉类总产量3.63万吨,禽类总产量0.9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25万吨,分别为原曾都区的35%,32%和29%为原曾都区的42%;规模工业总产值77.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3.95亿元,分别为原曾都区的52%和54%农产品加工,纺织服饰三大支柱产业中,缺乏具有突出贡献的大型企业,主导产业不突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逐月下滑态势,重大项目开工迟缓,在建项目投资规模不大,后续储备项目不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稳步上升。
E-mail:szzdx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