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深鱼龙跃,林茂鸟知归。投资商纷纷看好易俗河这块 “风水宝地 ”。为了园区的可持续和科学发展,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大招商到招大商、招优商,他们不惜跑断脚板,磨破嘴巴皮,放弃节假日,也无怨无悔。湘潭天易示范区官网请求请求再请求,协调协调再协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份份合同签订了,一个个项目落户了,近几年,园区先后引进了有 “中国民营数控主力军 ”之称的众为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国内排名第七的互感器专业生产厂家大连泰克、湘潭天易示范区▲国家铆螺母行业标准起草者之一的湖南莲港紧固件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截止2008年底,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1%,至诚机械、冶金设备、电线电缆、韶力电气、中联陶瓷机械等一批机械制造企业迅速壮大,对园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特别是2008年十大工业项目的集体开工,累计实现投资10多亿元,更是掀起了园区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良好局面。
要引凤凰来,湘潭天易示范区官网,先栽梧桐树。园区要发展,基础建设必须先行。大手笔的开发建设是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前提的。白手起家的易俗河经济开发区人为了破解资金瓶颈,打破了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 的思维定势,树立了 “有多少事,融多少资 ” 的全新理念,充分发挥县建设投资公司这一融资平台的作用,全力争取银信部门支持,各类融资达数十亿元,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园区美好的规划蓝图一步步变成了园区的实景,从2003年起,园区保持了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元以上,每年向东推进1平方公里以上,每年保持了单个项目投入过亿元的记录,如2005年海棠路提质改造,2006年建设杨柳路,2007年天易路1.2公里拓改,2008年建设贵竹路,湘潭天易示范区▲,园区的固定资产投资6年翻了6番;新增工业投入也一路攀升,一直升到去年的6.6亿元,6年翻了7番。随之而来的是工业总产值、财税收入的连年大幅增长,过多的数据排列也许会让人感觉有点枯燥,但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却实在振奋人心。
突破瓶颈 借势发力
同年12月14日,长株潭获批为 “两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易俗河经济开发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多年来打下的雄厚基础成功跻身于示范区行列。
2003年,他们不得不再次谋求新的发展空间,于是, “收西控南扩东,打造 lsquo;一区三园 rsquo; ”的园区战略构想浮出水面。湘潭天易示范区官网即以海棠路为界,以连通株洲的天易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海棠路以西为建成区,主要发展商贸业;海棠路以东,打造天易生态工业园和金霞旅游文化区,主要发展机械机电、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五大主导产业。
耀眼光环的背后,有谁知道,他们曾付出过多么艰难的努力。易俗河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初的几年,主要任务是新县城的建设;随着新县城基本建设历史使命的完成,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他们毅然扛起经济发展的大旗。湘潭天易示范区▲8年时间,园区3次大的发展战略调整,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
“目前,园区已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拥有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12个,国家专利142项。近几年来,园区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速和经济效益在全省同级开发区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去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9.5亿元,比2003年翻了10番,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91%;财税收入达到2亿元,湘潭天易示范区官网;是2003年的13倍。
白手起家 艰难求索
2009年6月8日,湘潭天易示范区正式挂牌了!这一天的到来,对于湘潭易俗河经济开发区人来说,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他们心中充满了凤凰涅磐式的快感和激动。是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为之奋斗了整整17年,一路的风风雨雨,一路的披荆斩棘,一路的高歌猛进,全部化成了心中阵阵涟漪和脸上灿烂的笑容。
湘潭天易示范区官网,教育,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网站。
湘潭天易示范区,湘江悠然南来,又滔滔北去,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她不仅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也哺育了三湘儿女。湘潭天易示范区就是一颗镶嵌在湘江之畔的明珠。也许是冲天的湘江灵气与厚重的湖湘文化浸染,湘潭天易示范区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如出水的蛟龙一跃而起,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