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5-2322007
突出 “五项重点 ”:一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把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包括铁基新材料在内的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国家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和国家 “863 ”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中钢天源电子产业园建设,着力发展会展经济、现代商贸、服务外包、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创新农业多元化投资机制,大力引进农业 “三资 ”,按照 “面向城市、服务城市 ”的要求,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活力充沛、竞争力强劲的区域经济体系。安徽·马鞍山·雨山▲二是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 “提高项目工作效率、扩大项目产出效益、发挥项目带动效果、提升服务项目效能 ”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 “项目增效年 ”活动,推进各类项目早落实、早建设、早见效。确保建立总投资不少于500亿元的项目库;编制100个重点项目可研报告,力争60个以上挤进国家和省、市项目的总盘子;新建续建扩建各类项目300个以上,组织实施重点项目60个,当年完成投入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重点抓好 “四大项目 ”建设:一是占地160亩、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的亿丰环球商业中心项目;二是总用地1500亩、总投资100亿元的采石古镇改造项目;三是占地面积1800亩、静态投资70亿元、动态投资超百亿元的东部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四是占地3600亩、总投资50亿元的李白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三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强化要素保障,扎实开展 “四找四招 ”活动,找骨干企业,以商招商招项目;找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招项目;找未用地块,因地制宜招项目;找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招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253万美元、内资138亿元,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60个,其中亿元项目不少于30个。四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按照 “城乡统筹一体化、安徽·马鞍山·雨山▲,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域发展现代化、生态建设文明化 ”总体要求,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新社区联动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五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实施省、市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坚持每年为民办好10件实事。确保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民生问题等到切实保障和改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关注边缘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广泛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活动,确保城乡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与此同时,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奋力作为,安徽·马鞍山·雨山▲创新跨越,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更高更大更快的发展。
开展 “三大活动 ”:就是深入开展 “雨山精神大讨论、政策法规大宣讲、服务基层大走访 ”活动。通过 “三大活动 ”的开展,使全区上下在大讨论中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在大宣讲中会聚力量、助推发展,在大走访中解决问题、创造业绩。
围绕 “一个目标 ”:就是要紧紧围绕立足强区富民,实现赶超跨越,建设更加幸福美化新雨山的既定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马鞍山市一江两岸互动、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互补、错位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跨越。到2016年,建区40周年之际,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安徽省十强区行列。(到201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8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44亿元。五年累计利用内资700亿元,引进外资7亿美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27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2亿美元。到2016年,全区财政收入突破34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9万元。今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8.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00万美元,引进农业 “三资 ” 8000万元,安徽·马鞍山·雨山▲;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825元和13070元。)
雨山区现辖4个街道、3个乡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其中,银塘镇于今年1月1日交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面积173平方公里,人口31万,是马鞍山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发展要素最全的主城区,也是马鞍山市沿江开发、拥江发展、东扩南进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更是马鞍山市经济、__、文化、社会发展的中心区。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雨山区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改革创新成效突出、城乡面貌变化明显、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平安畅通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区和全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全省专利申请十强区、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全省 “双拥 ”模范区、安徽·马鞍山·雨山▲、全省国防动员先进集体、全省科技强警示范区、全省信访维稳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安徽省教育强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等30多项全国先进、省内领先的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实现了 “六大转变 ”:在产业培育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科技含量少、结构层次底、资源消耗多的传统一、二、三次产业向以新型工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支撑、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现代农业为特色、现代服务业为重要增长极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在发展动力上,由资源带动、外向推动向投资、消费、出口共同作用和改革与创新、内资与外资、资本与人才立体驱动转变。在承接载体上,举全区之力,加快省级雨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做到功能互补、资源整合和政策共享,分散的区街乡镇经济正朝着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的园区经济、安徽·马鞍山·雨山▲。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转变。在建设格局上,由注重城市建设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拉框架、拓空间的同时,注重向强化功能、提升品质转变。在保障民生上,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 “宝塔型 ”向改善民生、均等服务、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 “橄榄型 ”转变,由基本小康向更高水平小康转变。在转型发展上,由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__、文化、社会、生态 “五位一体 ”协调共进转变,致力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社会建设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着力形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格局。2011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7.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8.9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3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2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3.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27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65.5元。
区境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梅雨集中。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080毫米,无霜期234天,日照时数 2109.9小时。区境内的这种气候极有利于农业生产。
雨山区的地形东高西低。东部多为海拔100~200米的丘陵,是马鞍山市慈湖河和采石河的发源地。海拔最高的烤山为2329米;中西部多为沟渠纵横、湖塘密布的平原圩区;西部沿长江自南向北依次矗立着翠螺山、九华山和西山等,并连成一条狭长的带形山脉。
中国安徽·马鞍山·雨山官网,教育,政府组织,政府。
雨山地区历史悠久,早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即有牛渚地名(今采石)的记载。牛渚属会稽郡丹阳县(今当涂县丹阳镇)。北宋元丰年间(1080),今雨山地区内的采石镇、青邮镇(今佳山乡青邮村)隶属当涂县。此后,这一地区隶属关系历元、明、清和民国乃至全国解放后的1956年马鞍山建市前均为当涂县所辖。1956年11月15日,根据安徽省人委发出《关于设置马鞍山市的通知》,将当涂县的马鞍山矿区全部、采石镇全部、雨山乡大部、宝庆乡(今佳山乡)一部等划归马鞍山市。同年11月26日,市委决定:马鞍山城区成立马鞍山、向山、采石3个街道办事处,郊区成立党委。此后至1976年近20年间,雨山地区随着马鞍山市行政区划的几经变迭而有所变更,凡街道办事处和居民段,凡人民公社和乡镇人民政府。直至1976年6月1日,雨山区正式设置,为马鞍山市辖区之一。下辖雨山、平湖、采石3个街道。此后,区划作了4次较大调整。一是1984年11月29日,经市批准,将雨山街道一分为二,分设为雨山街道和安民街道。二是2001年7月13日,马鞍山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向山区,将原向山区的向山镇、雨山乡和佳山乡划归雨山区管辖;三是2004年1月8日,撤销雨山乡和佳山乡,将原2乡合并设置为佳山乡;四是2004年2月2日,将原当涂县的银塘镇划归雨山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