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天水大搞以兴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56年武山县在海拔1500-1970米山区建成了灌溉面积达8200余亩的东梁渠,成为全国引水上山的典型。1958年8月12月,武山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的典型和山区建设的榜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嘉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县区重点进行了老灌渠改扩建,提灌和水库建设,先后改造扩建了老北渠,渭济渠,安丰渠等10多条灌溉渠道,建成了东坪,柴家坪等一批提灌工程和苏家峡,东峡,石峡等9座水库关于天水市水务,网址:www.tsswj.gov.cn天水是开展水利建设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代,境内就有自流灌溉渠。民国33年(1944年),在城西筑库蓄水,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王家磨水力发电站。1942年国民政府农林部在天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治理水土流失的实验区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今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促进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欢迎阅读下一条信息。宁夏农村综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