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1、对获得的3000米的金柱子(岩心),建立了以下多种剖面:岩性剖面、地球化学剖面、构造变形剖面、流变学剖面、岩芯伽玛异常剖面、矿化剖面、岩石物性系列剖面、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http://www.ccsd.org.cn,地下流体化学剖面、地下微生物剖面、14种测井参数剖面;2、首次利用深孔进行三维地震探测及数据处理,建立结晶岩地区的地球物理标尺;3、苏鲁地区大量柯石英包体在占有90%的榴辉岩围岩中发现,表明巨量物质深俯冲;4、中央巨型超高压变质带的提出(4000公里长由两个时代加里东和印支期)组成);5、阿尔金地体为祁连山的西延;阿尔金断裂平移400公里;阿尔金断裂形成于印支期;6、青藏高原已完成10000多公里的地震层析剖面;7、苏鲁发现金刚石和柯石英;柴北缘发现超高压变质岩;秦岭发现金刚石;超高压变质岩锆石年代;钛粒硅镁石及钛硅镁石出熔条带在石榴石、单斜辉石包体中发现。上述成果已在Science、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岩石学报、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报、地学前缘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8、2005年3月8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达到5158米胜利终孔,4月18日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竣工典礼。以我所许志琴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和多项创新成果。其创新成果是:建立了伸入地球深部的金柱子: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获得主孔5118.20米珍贵岩心和气流体样品的基础上,按照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编录的科学原则及测试,完成了中国第一井的系列金柱子,包括岩性剖面、地球化学剖面、构造剖面、岩石伽玛异常剖面、矿化剖面、岩石物性剖面、流体剖面等。通过这些剖面的研究,揭示了板块会聚边界深部连续的物质组成,三维结构,流变学,壳幔物质交换,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http://www.ccsd.org.cn,流体组分及地球物理状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5000米岩性剖面揭示50多种丰富多彩的岩石类型,并在已知的达到工业品位的毛北金红石矿层下在1600米深度以下又发现400米厚的达到工业品位的金红石矿层。
学科(领域):构造地质、基础地质研究研究方向:1、大陆科学钻探(板块会聚边界动力学;现代地壳作用);2、中国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及南北板块汇聚;3、青藏高原的地体拼合及碰撞动力学。
教育,政府组织,政府,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官网:http://www.ccsd.org.cn